活動預告 | 第3屆面向東盟人工智能合作會議即將舉辦(內附人才需求)
為深入落實《中國—東盟科技創新提升計劃》《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等政策部署,進一步強化廣西作為中國人工智能企業走向東盟的樞紐節點定位,由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廣西壯族自治區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3屆面向東盟人工智能合作會議擬于2025年9月16日在廣西南寧舉辦。
本次會議聚焦技術前沿與區域適配、產業賦能與場景落地、生態構建與標準協同三大核心維度,邀請中國和東盟國家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等各方代表,共同圍繞“生成式AI大模型的東盟語言適配與優化”“具身智能在東盟傳統產業的應用”“醫療健康AI的區域協同”“跨境數據流動與安全治理框架”等重點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以創新合作攜手應對共同挑戰。(主辦方將負責受邀參會人員的國際差旅和當地食宿)
一、會議主題
AI賦產業·數智啟未來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
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產業技術研究院
協辦單位: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中關村科金技術有限公司(待定)
廣西計算機學會
三、時間地點
時間:2025年9月16日
地點:廣西南寧市青秀區桂花路8號華為廣西園區A3棟2層多功能廳
四、出席人員
會議規模:500人
會議嘉賓:中國和東盟國家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家、政府官員、國際組織、投資機構、行業組織及協會代表等
五、會議安排
本次會議將采用“1+1+N+N+1”+X的層級架構,包括1場主論壇、1場圓桌對話、N項成果發布、N個項目簽約、1個產業供需對接區及X支參賽隊伍的系列大賽活動,旨在暢通“廣西集成”樞紐、構建多邊創新聯合體、雙向賦能產業升級并輸出區域合作范式。
具體日程如下:
09:00-18:00 產業供需對接
13:30-14:00 參會簽到、領取資料
14:00-14:05 開幕式
14:05-14:25 領導嘉賓致辭
14:25-15:00 成果發布
15:00-16:00 主旨演講
16:00-16:10 合作簽約
16:10-16:20 頒獎儀式
16:20-17:20 主旨演講
17:20-17:50 圓桌對話
18:00 會議結束
六、組委會聯系方式
咨詢電話:0771-5313006,5873200
咨詢郵箱:china-asean-ai@gxai-data.cn
聯系人:
蘇璇,18178629200,suxuan@gxai-data.cn
黃湘婷,18878724681,sugarhxt@163.com
七、報名方式
掃描二維碼參與報名。

期待與您相會在九月的綠城南寧,共襄中國—東盟科技創新合作盛會。
附件:廣西人工智能領域高層次人才需求信息表
1、廣西大學
簡介:廣西大學坐落于素有“中國綠城”之稱的廣西首府南寧,是廣西唯一的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學校學科涵蓋哲、經、法、教、文、理、工、農、醫、管、藝等11大門類,一級學科38個。現有在職在編教職工3407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75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996人,全職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項目人選6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26人。
具體方向:多模態信息處理與跨模態大模型、醫學人工智能與數字醫學技術、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數據挖掘、生物信息學與計算模型、智能機器人技術與具身智能、自然語言處理與知識圖譜

詳情請掃碼查看
2、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簡介: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入選首屆“全國文明校園”高校。學校是全國四所電子科技大學之一,始建于1960年,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桂林電子工業學院,2006年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校開設有本科專業77個,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3個。
具體方向:人工智能基礎與安全、大模型與智能體、數據工程與要素流通、智能機器人及嵌入式系統、智能制造與智能駕駛

詳情請掃碼查看
3、廣西師范大學
簡介:廣西師范大學地處世界級旅游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國家教育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高校,廣西重點建設的“國內一流大學”高校,全國文明校園。有王城、育才、雁山3個校區。目前,學校入選省部級以上高層次人才項目240人次,其中國家級人才項目33人次,其中入選國家重大人才項目14人次。2個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6個團隊入選自治區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具體方向: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安全、智能機器人

詳情請掃碼查看
4、桂林理工大學
簡介:桂林理工大學坐落于世界級旅游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學校源于1956年創辦的桂林地質學校,先后隸屬國家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1998年管理體制改為中央與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廣西為主。學校現有二級教學單位2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37個,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有本科招生專業69個、高職高專專業37個,各類全日制在校生4.6萬余人。現有教職工3300余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923人,博士生導師100余人。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等國家級高層次專家、人才40余人次;廣西“八桂學者”等省部級高層次人才90余人次。
具體方向:計算機視覺、數據挖掘、智能機器人

詳情請掃碼查看
5、廣西民族大學
簡介:廣西民族大學地處廣西首府南寧,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占地面積3600畝,現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鳴三個校區。現有教職工2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68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70余人。擁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才、廣西八桂學者等國家級、省部級人才百余人次。現建制28個教學學院,全日制在校生4.3萬余人。
具體方向: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算法、具身智能

詳情請掃碼查看
6、廣西科學院
簡介:廣西科學院成立于1978年5月,是自治區人民政府直屬的正廳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是開展關鍵共性、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問題研究、為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的綜合性自然科學科研機構。全院以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重點布局了海洋、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生物技術、生態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高性能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研究領域。內設7個管理機構,8個內設科研機構,2個獨立法人公益一類研究單位,1個高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同時,擁有34個新型研發機構,其中,與地市共建分院4個、與院士團隊共建研究院3個。全院現有在職職工825人(含科研人員685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295人,博士243人、碩士292人。建有研究生院1個、博士后工作站2個,現有在讀博士5人、碩士217人、在站博士后21人。全院牽頭建設各類創新平臺63個,其中國家級創新研發平臺4個、省部級各類創新平臺33個、院建野外臺站4個、科普類平臺22 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個)。
具體方向: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機器人、數據挖掘與智能融合、人工智能安全與倫理、多模態大模型算法、機器學習與具身智能

詳情請掃碼查看
7、廣西海洋科學院
簡介:廣西海洋科學院(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是廣西科學院管理的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全院以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重點開展紅樹林保護與利用、珊瑚礁保護與恢復、海草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海洋腐蝕防護、近海動力過程、海洋藥物制造、北部灣特色海洋生物資源保育、海水增養殖、水生動物醫學技術、智慧漁場構建、海洋哺乳動物科學教育等領域的研究。擁有1個國家計量認證實驗室、4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3個自治區級工程研究中心、3個新型研發機構、8個支撐平臺、多個服務平臺以及科研基地。
具體方向:智慧育種與基因組學、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機器人、數據挖掘與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安全與倫理、遙感與海洋信息智能

詳情請掃碼查看
8、廣西北投信創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簡介:廣西北投信創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投信創”)成立于2020年10月,注冊資本3.6億,是自治區政府直屬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
北投信創以市場為需要,以創新為動力,以安全為保障,以項目為支撐,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口岸、智慧水務、數字供應鏈平臺發力,致力于打造形成一支立足廣西、輻射周邊、面向東盟的,以信創科技為主的、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數字技術新力量,有力帶動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推動信息產業轉型升級, 引領廣西經濟社會實現新發展、新跨越。
具體方向:人工智能

詳情請掃碼查看
9、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簡介: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是中國500強企業——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集團公司本級及所屬單位具備路基路面、橋梁、隧道養護甲級,交通安全設施不分等級養護資質,港口與航道、水利水電、市政公用、建筑、公路、機電工程施工總承包及地基基礎、公路路基、公路路面、公路安全設施、公路機電工程、鋼結構工程、環保工程、特種工程等專業承包各類資質共22項,是一家集養護作業、土建施工、材料銷售、引進應用“四新”技術并推廣、咨詢設計及研發、監測檢測等多個領域和專業于一身的交通養護全生態鏈科技企業。
具體方向: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交通工程、土木工程(智能交通方向)等

詳情請掃碼查看
10、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簡介: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西路橋集團)創立于1953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下屬重點國有大型企業,具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公路行業設計甲級,市政行業設計甲級等多項行業高等級資質。經過70余年的創業創新,形成了項目投資、工程設計、施工建設、科技研發、試驗檢測、運營維護的一體化發展格局,并拓展了城市開發、產業投資、數字經濟、供應鏈管理、資產運營、礦產資源開發、新材料研發及生產等多元化業務,業務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先后進軍南亞、東南亞、南美及中東等多個海外市場。
具體方向: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

詳情請掃碼查看
11、廣西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簡介:廣西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西交設)是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直屬企業,擁有 60 多年發展歷史和技術積淀,是廣西唯一具備公路、水運全行業甲級勘察設計資質的工程咨詢企業,主要從事工程咨詢與工程勘察設計、試驗檢測業務,涵蓋綜合交通、城鄉建設、試驗檢測、生態環保、能源水利、安全、工程總承包、數字交通等多個板塊,能夠為客戶提供集規劃、咨詢、勘察、設計、檢測、科研、項目管理在內的全生命周期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
具體方向:視覺分析

詳情請掃碼查看
12、廣西交科集團
簡介: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于1984年經國家科委(現科學技術部)批準成立,是集“科研、設計、咨詢、施工、檢測、信息化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服務領域包括“提供交通和各領域全過程技術服務、提供各領域信息化智慧化數字化解決方案、新材料新產品研發與生產、新興產業技術定制服務、高精尖科研技術攻關服務”等,呈現出“人才團隊領先、科技創新力強、成果轉化力好、全過程解決方案優”等特點,致力于“為建設交通強國及各領域貢獻智慧解決方案”。
人才團隊領先。科研實力雄厚,人才團隊云集,組建信息化軟硬件研發、勘察設計、技術咨詢、新材料新產品研發及生產等人才團隊50余支;培養了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省部級以上專家50余人,已成為廣西交通行業人才小高地。
具體方向:圖像檢測、大模型研發、數據挖掘

詳情請掃碼查看
13、廣西電網公司
簡介:廣西電網公司是南方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廣西電網的電力建設、生產經營、電力購銷、電力交易與調度、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等相關業務,承擔著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優質電力保障的重任。廣西電網位于南方電網中部,是西電東送的重要電壓支撐和電源補充基地,南方電網“八交十直”主通道過境廣西,最大送電能力超過5800萬千瓦。截至2023年底,廣西電網公司供電服務面積23.76萬平方公里,供電客戶數2243.9萬戶。連續十一年在廣西公共服務行業滿意度排名中蟬聯第一,列“2023廣西企業100強”第3位,連續14次被評為“廣西優秀企業”,榮獲自治區主席質量獎。
具體方向: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網絡安全

詳情請掃碼查看
14、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南寧供電局
簡介: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南寧供電局成立于1990年8月31日,是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分支機構,負責南寧市五縣七區約730萬人口的電力供應服務,供電面積超2萬平方公里。企業負責人為張鴻,員工人數為2670人(2023年)。注冊地址位于南寧市江南區星光大道43號,經營范圍涵蓋電力供應、設備維修、充電設施建設等業務領域。截至2023年,擁有千余項專利技術,曾獲全國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等多項國家級榮譽。2025年發布涉及儲能技術、信息專業設計等多個領域的采購信息 。
具體方向:電力人工智能算法

詳情請掃碼查看
15、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柳州供電局
簡介: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柳州供電局成立于1983年6月30日,是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分公司,負責柳州地區的電力輸送供應、電力物資銷售及電力技術咨詢服務。企業注冊地址位于柳州市海關路23號,2023年參保人數達1513人,持有418項電力領域專利。當前負責人為秦健忠。主營業務涵蓋電力物資銷售、電力設備租賃、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運營等,服務范圍覆蓋柳州5區5縣。截至2025年,企業參與招投標項目累計超過2160次,年采購金額逾億元。
具體方向:智能機器人、數據挖掘

詳情請掃碼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