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俄羅斯主賓國活動圓滿閉幕
北京時間12月9日下午,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以下簡稱大會)俄羅斯主賓國活動閉幕儀式在深圳、莫斯科兩地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中國科技部副部長黃衛、俄羅斯科教部副部長鮑切諾娃·納塔利婭出席儀式并致辭,中國科技部黨組成員陸明主持閉幕儀式。科技部外專司、引智司、合作司、交流中心、國際人才交流中心,國務院國資委國際合作局、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哈爾濱市科技局相關負責同志,部分大會合作單位和俄羅斯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技企業代表出席閉幕式。
黃衛副部長在致辭中表示,新冠疫情沒有阻礙中俄兩國的友誼和交流,作為中俄科技創新年啟動后的首場重要活動,第十八屆大會俄羅斯主賓國活動通過網上平臺與中俄各界、公眾見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俄羅斯能成為大會的長期合作伙伴,與中方一起推動務實雙邊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攜手提升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更好地造福兩國及世界人民。
鮑切諾娃副部長表示,作為俄中科技創新年框架下的重要活動,第十八屆大會俄羅斯主賓國活動舉辦了“俄羅斯主賓國活動周”、高科技論壇、主題圓桌會議、雙邊會晤洽談等9場重要活動,兩國500多位知名專家、專業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參加,線上線下參與活動人數超過80萬,俄羅斯重點大學和科研機構集中展示了近150個合作項目、科研成果和人才培養方案,為未來締結進一步合作協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俄方將繼續鞏固科技合作的成果,并尋找發展雙邊合作的更多新機遇。
會上,中國國際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兵與俄羅斯儀器制造與信息通訊國際聯盟副主席、執行委員會主席波波夫·根納季分別代表中俄雙方對第十八屆大會俄羅斯主賓國活動作總結匯報。自9月啟動以來,網上大會圍繞先進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及衛生健康、高校科教創新合作等領域,分別在北京、深圳、上海、哈爾濱、南京、武漢、西安等地,以線下和線上視頻會議結合的形式舉辦了9場專題活動,成立了中俄天然產物與新藥發現(CRAND)聯盟,為“中俄絲路產業園分中心”授牌,發起共建 “絲路科教中心”倡議。網上大會設置的俄羅斯主賓國虛擬展區共有76家俄羅斯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技企業攜帶183項科技創新和人才交流項目設展推介,參展機構和項目數量創下歷屆大會單國參展參會之最,為促進中俄人才雙向流動,深化成果轉化、創業投資等務實協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閉幕儀式前,還舉辦了最后一場俄羅斯主賓國活動。國務院國資委國際合作局以及16家中央企業和10家俄羅斯高校及科研機構,以線下+線上視頻連線的方式針對項目研發進程、應用場景、合作方式等內容進行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