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午夜_日韩综合一区二区_亚洲综合中文_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台湾中文娱乐网

當前位置: 深圳國際人才交流中心 新聞動態

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第三屆國際賽圓滿落幕!

發布時間:2019-04-28

4月12日下午,全球矚目的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第三屆國際賽總決賽在深圳龍崗盛大開幕。經過海外分站賽、專業賽決賽、行業決賽的層層選拔,24個優秀創新項目晉級總決賽。來自加拿大多倫多賽區物聯網行業的Qidni -world’s smallest blood purification system for kidney failure項目,登上第三屆國際賽總決賽冠軍的寶座,獲得100萬元人民幣的最高獎項。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孫福金、副局長谷云宏,龍崗區區委書記張勇、區長戴斌、副區長陳廣文等領導出席總決賽現場。深圳市、區相關部門領導、專家評委、創投機構負責人、現場觀眾、媒體記者等600多人共同見證這場創新創業的盛典。

深圳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局長孫福金在致辭中表示,深圳是中國國家級創新型城市,是中國正在建設的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深圳擁有完善的市場機制、發達的新興產業、活躍的創新創業能力、優美的生活環境。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和深圳產業不斷優化,為深圳對接海外創新創業資源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深圳將繼續以舉辦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國際賽為契機,通過制定實施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創新創業政策,完善全方位支持創新創業發展的服務保障體系,為海外人才、項目、創新資源搭建對接中國高新技術產業資源和投資資金的平臺,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頂級評委現身總決賽,大咖云集,精彩紛呈。總決賽邀請到了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科、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Peter E. Lobie、英國電氣工程協會院士Reza Moridi、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楊軍、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叔賢等11位中外院士、專家擔任評委,為創業者搭建起與國際知名專家學者交流的高端平臺。比賽現場緊張熱烈,60位大眾評審和500多位現場觀眾共同見證了一場激情四溢的巔峰之戰。

獲獎選手將參加于4月14日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開幕上舉行的頒獎儀式。大賽全面對接深圳市、區兩級創新創業政策,鼓勵各創新載體、產業園區、社會機構跟進賽事,引導社會資本融入賽事,為落戶項目提供全方位服務。深圳寶安、龍崗、坪山作為大賽的承辦方,在大賽期間積極組織創業園區、創投機構、重點企業與選手溝通,為選手和優秀項目提供發展平臺,誠邀優秀項目落戶深圳,共享發展機遇。

總決賽分為風采展示和虛擬眾籌兩個環節進行,最終,來自加拿大多倫多賽區物聯網行業的Qidni – world’s smallest blood purification system for kidney failure項目一路過關斬將獲得大賽總決賽冠軍。

獲得二等獎的是來自加拿大多倫多賽區材料與能源(含節能環保)行業的GENECIS - Upcycling Organic Waste into PHA Biodegradable Polymers項目、澳大利亞悉尼賽區電子科技行業的Hologram Tables項目、英國倫敦賽區先進制造行業的Sincroll Gear Technologies項目。

獲得三等獎的是來自英國倫敦賽區材料與能源(含節能環保)行業的高性能可充電超薄柔性鋅電池項目、德國柏林賽區人工智能行業的AI手術系統——基于人工智能的術中射頻消融導航系統項目、美國硅谷賽區電子科技行業的ONO3D, inc項目、美國硅谷賽區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信息科技)行業的Polarr項目、加拿大多倫多賽區物聯網行業的Ultra High Temperature Optical Sensors項目、以色列特拉維夫賽區材料與能源(含節能環保)行業的SolCold ltd項目。評委對本屆大賽的項目質量表現出高度興趣和贊賞,表示今年的項目代表了國際領先的技術,非常契合深圳市的產業發展方向。 

大賽背景

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國際賽旨在整合創新創業資源,協助海外創新創業項目對接中國高新產業資源,開拓中國市場,共享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我市已連續四年在海外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大賽影響力不斷提升,規模和輻射范圍不斷擴大,從開始的5個海外分站賽,再到本屆的10個海外分站賽,范圍覆蓋亞洲、北美洲、歐洲等國際主要創新區域,共吸引來自全球89個國家的5135個優秀項目報名參賽。通過國際賽,深圳優質的創新創業環境讓海外創業者印象深刻,深圳創新之城的城市形象以及海外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大賽作為激發全社會創新潛力和創業活力的平臺,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源動力,為全球創新資源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契機。 

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第三屆國際賽緊扣深圳產業發展布局,設置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信息科技)、生物與生命科技、電子科技、先進制造、材料與能源(含節能環保)5個行業賽,并設置物聯網、人工智能、金融科技3個專業賽。比賽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啟動,共有1850個項目報名參賽,報名總量同比增長27%,創歷史新高。2019年3月大賽在澳大利亞悉尼、加拿大多倫多、德國柏林,以色列特拉維夫、日本東京、西班牙馬德里、瑞典斯德哥爾摩、美國波士頓、美國硅谷、英國倫敦舉辦10場海外分站賽,最終137個項目脫穎而出,獲得赴深圳參加專業賽決賽、行業決賽和總決賽的機會。

4月9日,物聯網、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專業賽決賽分別在寶安區、龍崗區、坪山區同時開賽。其中,金融科技專業賽作為本屆大賽新增賽事,攜手金融領域知名企業平安集團共同舉辦,助力深圳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金融科技”全過程科技創新生態鏈。比賽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前沿科技在貿易融資、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保險科技、資產管理、金融安全、移動支付等金融領域的應用,旨在提升傳統金融機構在風控、營銷、信息安全、產品等方面的效率。入圍金融科技專業賽決賽的項目,均可作為金牌開發者被邀請加入平安金融壹賬通在建中的加馬開放平臺,而決賽中的優勝項目,將有機會獲得來自平安集團領航基金(自主科技創投基金)的VC投資。 

4月10日,電子科技、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信息科技)、先進制造、生物與生命科技、材料與能源(含節能環保)五大行業決賽分別在寶安區、龍崗區和坪山區鳴鑼開戰。參賽項目大顯神通,在風投機構、行業專家的的智趣點評和參賽選手的創意碰撞下,一場場精彩紛呈、科技創新之戰在現場觀眾的掌聲中打響。十城爭鋒展奇才,創新萬里爭風采。最終,通過三大專業賽決賽和五大行業決賽的精彩博弈,24個項目順利拿到總決賽的入場券,獲得參加4月12日總決賽、向冠軍發起沖擊的機會。 

參賽項目來自89個國家,覆蓋6大洲

據統計,四年來,大賽共吸引全球5135個優秀項目報名參賽,從2016年615個增加到2019年1850個,年均增長率達44.3%。參賽項目來自全球89個國家,覆蓋歐洲、北美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國際主要創新區域。參賽項目中,團隊負責人為外籍的項目有3225個,占比62.8%。特別是,本屆來深參賽的137個項目中,團隊負責人為外籍的項目有103個,占比75%,反映了大賽品牌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也體現了大賽輻射范圍的不斷擴大,將進一步推動我市高新產業走出國門,與國際接軌。

參賽選手學歷高,項目極具創新

四年來,大賽參賽項目中團隊負責人為博士學歷的2540人,占比49.5%;碩士及以上學歷的3540人,占比68.9%。參賽項目累計共有專利及軟件著作權2125個,從2016年246個到2019年772個,年均增長率46.4%。特別是今年的大賽參賽者能力和參賽項目質量進一步提升,在報名參賽的1850個項目中,團隊負責人為博士學歷的有956人,占比52%,碩士及以上學歷的1217人,占比78%。參賽者擁有專利及軟件著作權高達772項。大賽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的特點進一步體現。 

精細化服務助推參賽項目落戶深圳

深圳各部門積極對接,提供政策咨詢、個性化落戶輔導、陪同園區考察、創投資本對接等“點對點”服務,全力支持參賽項目落戶。前三年來深參加總決賽的213個項目中,108個項目與我市達成合作意向,占比50.7%,32個項目正式落戶深圳發展(16個項目落戶龍崗,9個項目落戶坪山,7個項目落戶寶安),占比15%。落戶項目在股權融資、團隊建設、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市場拓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業績,較好的轉化為高新技術企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今年參加大賽的選手對深圳優質的創新創業環境表示贊嘆,選手們與產業園區、風投機構進行了深入對接,多個選手對落地深圳發展表示了極大的意向。國際賽為全球人才、項目、創新資源對接深圳產業、資金搭建了廣闊的舞臺,為深圳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